习近平主席提出: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。主张保护好绿水青山,建设好绿水青山。我们要建设好自然的绿水青山,也要建设好文化的绿水青山。
山脉产生信仰,江河孕育文明。中华民族文化的构成,就可以说是由黄河、长江、闽江等大江大河文化所构成的多元一体的系统。当今世界上以大江大河流域命名区域文化,已成学术共识。目前,我国建立了有关长江、黄河、大运河的江河博物馆,吉林鳇鱼岛酝酿松花江博物馆。而在历史上独树一帜的闽江,尽管长度、面积有限,但是浓缩的全部是精华,极具特色、文化突出,也应该建设一座全方位的博物馆。
一、 闽江自然历史文化介绍
闽江,中国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(东海)河流。发源于福建、江西交界,全长562公里,流域面积60,992平方公里,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。造就了许多景观,主要有万寿桥、金山寺、金刚腿、五虎门以及闻名于世的马尾港。
千载闽江,具有鲜明的内陆文化和海洋文化双重色彩,影响了福建人的性格、文脉,朱熹、陆游、林则徐都在这里成长,难怪有“闽江之水天上流,福州文化贯五洲”的杂句。
二、设立闽江博物馆大势所趋
闽江自然、文化、精神彪炳史册,自然物产、人文地理、治理保护以及建设成效等多个方面十分突出。固然有闽江口博物馆,但是不能容纳闽江流域,因此建议在福州等地还能设立全面系统、综合性的闽江博物馆(展览馆)或称闽江(流域)博物馆,更好地解读闽江文化,感受闽江精神。
三、闽江博物馆内容
包括水利、物产、林业、地质、历史延革、少数民族、风土人情,文学、美术、影视、文艺、教育、体育、旅游、未来等多方面的文物及资料,利用光、影、声等展示手段,结合触控、虚拟现实等展示技术,以“记忆”“花园”“宝藏”“风云”“保护”为主题,通过动静结合的展示内容,全面、集中地有一个浓缩的全方位展示。
四、着力打造闽江文化
以建设闽江博物馆为契机,调动全社会人仁志士,适时组织闽江文化研究会,推出高、精、尖成果;通过挖掘、保护,研究、开发,传承、弘扬闽江文化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为物质文明、经济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,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贡献。
闽江博物馆创建者王锦思
王锦思, 吉林省德惠鳇鱼岛人,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,北京鳇鱼岛文化中心惠德书院主任。中国收藏家协会、中国二战史研究会成员。著作六本。倡议九一八全国鸣警报、国家领导人出席纪念历史事件,追讨流失国宝中华唐鸿胪井刻石等文物,推进鳇鱼岛女神岛的发展,在全国举办多次展览,收藏闽江史料文物上百件,建议设立闽江博物馆。
微信:jinbiaotang4979,wjinsi@sina.com